最新资讯

蔡光亮,逐梦蹦床人生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3-12-01 09:49

引言:中华名人库是国内权威的名人百科平台,领先的行业专家数据资料库,以“弘扬名家精神,传承璀璨文化”为重要核心,旨在为各行业专家名人提供一个丰富、权威、开放式的互动展示平台。

20231130104352885.jpg

2023年10月2日下午,杭州亚运会赛场迎来蹦床项目女子个人决赛。场上,身穿蓝银色体操服的中国选手双脚起跳、腾空、翻转,动作飘逸灵巧,舒展优美的身姿在灯光照射下闪闪发光。场下,教练蔡光亮手拿垫子在蹦床边,小心呵护着腾空而起的运动员……

最终,中国选手朱雪莹、胡译乘包揽冠亚军,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。而蔡光亮,这位中国蹦床的功勋教练,默默走开,他的眼中闪烁着满足和自豪。

征战蹦床赛场20余载,蔡光亮已数不清是第几次携弟子出征,也数不清培养了多少个冠军及冠军教练,但在奥运会、世锦赛、世界杯、亚运会的征程里,他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大满贯”教练。他的弟子董栋、朱雪莹也分别在男女蹦床项目实现“大满贯”。

蔡光亮的蹦床执教生涯与中国蹦床项目“同岁”,这位低调含蓄的功勋教练是这项运动的探路者和推动者,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,为中国蹦床事业注入了创新和活力。

起起伏伏 参与见证 中国蹦床走向国际舞台

成为教练那一天起,蔡光亮就给自己的执教生涯制定了一个长远目标——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运动员,为国争光。

1997年,国际奥委会第106次会议将蹦床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,同年11月,国家体委下发《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我国开展蹦床运动的通知》。自此,蹦床不再是体操、跳水、技巧等项目的辅助训练器械,而成为独立参赛项目。

也是在这一年,山西成立了蹦床队,由蔡光亮负责组建。4个运动员+1个教练,地坑里一张老式蹦床,开启了中国蹦床事业在全国的最初模样以及一群人的蹦床人生。2001年的全运会,是蹦床项目在中国水平最高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上的首次亮相,也是一次全国蹦床人才的“检阅”。蔡光亮带队拿下了个人冠军和团体亚军,他的执教能力被看见。2003年,蔡光亮带着弟子穆勇峰和张杰进入国家队,备战一年后的雅典奥运会。从正式“立项”到派选手出战奥运会,中国蹦床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,蔡光亮成为中国蹦床“奥运梦”的第一批参与者、见证者。

在国家队20载执教生涯中,很多事情越是久远,记忆越清晰。国家蹦床队成立的前10年,是中国蹦床事业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成长期,也是蔡光亮蹦床教练生涯最具挑战和磨练的10年,“1”“5”“9”三个数字代表其职业的三个重要节点:“1”是刚进国家队第一年遭遇一次“沉重打击”;“5”是到国家队第五年碰上一次“巨大失落”;“9”是在国家队第九年收获一次“扬眉吐气”。

刚进国家队第1年,蔡光亮带着两个极有潜力的弟子满怀信心而来,充满斗志和勇气。蔡光亮相信,一年后的奥运舞台上将有他们的身影。然而,意外突如其来,来得措手不及。2003年4月,最被看好的种子选手张杰受伤,这让蔡光亮备受打击,一方面他觉得心疼不已,另一方面他觉得前功尽弃,两种情绪搅在一起,压倒了他心里长久的支撑,“当时我急得嘴里起脓疱,肿胀消退以后,满嘴的牙都是晃的。”蔡光亮说。从此,这口“烂牙”跟随了他整个执教生涯。

蔡光亮到国家队的第5年,是2008年,这一年是很多体育人的事业转折点,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,坐拥东道主优势的同时,各个项目的比拼举国瞩目。此时,送走穆勇峰、张杰等老将的蔡光亮,手上拥有一匹黑马——董栋,这名小将在奥运会前一年风头正盛、锐不可当,一口气拿下世锦赛团体冠军、个人亚军,世界杯三个分站赛个人冠军,并获得北京奥运会入场券。2008年8月19日,师徒俩信心满满走进奥运会男子蹦床决赛现场,最终董栋获得铜牌。对于很多人而言,首次参加奥运会就能站上领奖台已是荣耀,对于冠军心更强烈的蔡光亮和董栋而言,却是深深的遗憾和失落。

“那届奥运会我们的目标是金牌,最后的结果甚至是一种打击。”董栋说。“正常发挥的话,他应该是冠军,当时我们都很失落。”蔡光亮说。在赛场大合影的时候,蔡光亮故意不看镜头,这张照片至今还挂在训练馆。一个月后,董栋在蹦床世界杯总决赛上夺冠,他用最短的时间、最快的速度将北京奥运会的“失落感”找补回来。

在国家队的第9年,蔡光亮第三次带弟子参加奥运会,出发前接受采访时,他直言:“目标都一样,每次心里也都有底,就是结果不一样。”结果确实不一样,董栋在伦敦奥运会摘金,师徒俩在赛场上激动地跳起来。“当年的董栋,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。”蔡光亮说。

媒体用奥运会“四朝元老”、亚运会“三连冠”、五届“全运会元老”、“蹦床大满贯第一人”来历数董栋在世界和中国蹦坛的辉煌战绩,国际蹦床界更是将董栋评为“目前为止蹦床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”。这些头衔的诞生过程,蔡光亮全程参与见证,作为“大满贯”教练,他是中国蹦床发展的重要亲历者。

在国家队的20年里,蔡光亮培养了很多冠军,他与董栋、涂潇的师徒情已有十八九年。2022年11月18日蹦床世锦赛女子团体决赛现场,蔡光亮与“蹦床双子星”董栋、涂潇在赛场留下一张大合影。如今,董栋、涂潇接棒成为教练,蔡光亮的执教理念影响着年轻的蹦床教练们。“比赛的时候,蔡教练很少干预,他说运动员本身很紧张,说太多会添乱,成熟的运动员对自己的身体最了解,会及时做出调整。”董栋说。“不要添乱”“以运动员为中心”是蔡教练的一贯理念,如今已是国家队教练的董栋也是这样践行的。

选材独到技术创新 寻找中国蹦床制胜的突破口

在蔡光亮的执教生涯中,他面对的不仅是技术和战术的挑战,更有着心灵上的牵绊和磨砺。每一次竞赛,不仅是运动员的考验,也是他作为教练的考验。每一次的胜利,都是对他执教理念和方法的最好证明。

蔡光亮是很多高水平运动员的“伯乐”,他在选材上“眼光独到”,拥有发现好苗子并能够激发其竞技潜力的能力。训练中,他会留心运动员的细节表现和潜藏特点,然后重点关注。比如穆勇峰空中感觉好、学习动作快,董栋速度快、身体有韧性,涂潇的动作难度大等。“竞技体育不是评劳动模范,光下死功夫没用,要抓住本质的东西,然后积累和修炼。”董栋这样转述蔡光亮的话。

除了抓运动员的核心特点,蔡光亮更注重“大赛历练”,他认为,蹦床运动员能否在重大赛事中及时调整自己、发挥正常水平尤为重要。16岁的董栋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时,差点失误,有一跳几乎落到边缘,最终董栋咬住牙扳回来,总算把动作完成。虽然首秀有很多不足,但在蔡光亮看来,董栋的心理素质非常好,是大赛型选手。

以独到的眼光选材、储备后备力量之余,蔡光亮还注重技术的钻研和创新。早期,蹦床项目在国内刚起步时,没有什么书面资料,蔡光亮获取的训练知识大多来自比赛录像。悉尼奥运会蹦床项目第一次正式亮相,这场国际比赛的录像带,成为蔡光亮的“学习宝典”。此外,国家队请来外籍教练时,他就跟着悉心请教,吐故纳新。

蹦床项目的技巧、国外运动员的水平、国际比赛的规则……所有这些,无论是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蹦床运动,还是成为蹦床教练没几年的蔡光亮,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“挑战”。

寻找适合中国运动员训练的模式、成为中国蹦床制胜的法宝,是蔡光亮一直在做的事。经过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地观察、总结、分析,他概括提炼了一套只有5个字的训练体系——“准、稳、高、难、美”。在蔡光亮2004年撰写的《对蹦床比赛动作制胜因素的分析》一文中,专门提到了这5个训练方向的具体要求。其中,“准”是对动作技术标准有精确把握,如此才能得到较高的技术评分;“稳”要求做到完成比赛动作,蹦床比赛要连续做10个不同的动作,有一个失误就会导致最终失败;“高”是指整套动作都保持在一个较好的高度,在有利于完成动作技术的前提下越高越好;“难”不是指一个或几个难度动作,而是整套动作的总难度值;“美”是指在准确完成动作的同时,保持好空中姿势,惊而不险,有韵味。

这套训练标准,蔡光亮都找到了对应的高水平运动员,有正例有反例、有对比有分析,并把“准”作为主导因素,在训练中加强运动员动作的准确性。具体到实际训练,他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自身特点,在5个维度中各有侧重。比如董栋的特点是身体紧、有韧性,难度并不是最高。涂潇的稳定性和技术细节不足,要加强身体素质和姿态训练。

和弟子们从不定义师徒 只有“同事”关系

“人格魅力”,在蔡光亮教练身上体现得很充分,这点从不少运动员口中都印证过。

“他以运动员为中心,他说教练的价值靠运动员体现,要把运动员当成自己的饭碗,不能砸了饭碗。”在董栋眼里,蔡光亮把运动员看得很宝贵,也很现实。

“蔡教练训练严格,对技术要求很高。生活中,他有时候讲话挺幽默,有那种谈笑风生的感觉。”刚进国家队两年多的胡译乘发现了这位老教练的与众不同。

训练场上严肃认真,训练场下真心相待,蔡光亮的弟子都知道老教练的一个处人习惯——从不定义师徒,只有“同事”关系。蔡光亮把运动员放在平等的位置,所谓“同事”就是大家共同做好蹦床这一件事。

有这样的相处前提,也就产生了相互的尊重与信任,在运动员遇到瓶颈时,教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、坚定信心。备战雅典奥运会时,张杰受伤,所有压力都来到穆勇峰身上,在国家队高强度的集训中,穆勇峰曾哭着找蔡光亮说自己顶不住了,想放弃。蔡光亮首先表达了一份信任感,他耐心地与穆勇峰探讨取胜途径,使他逐渐又坚定了获胜的信心。

2021年7月31日,踏上东京奥运会赛场的董栋已32岁“高龄”,最终他用一枚银牌书写了自己征战四届奥运会收获1金2银1铜的历史。别人眼中的“四朝元老”,只有董栋和蔡光亮知道他们在赛前经历了什么。推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,对于董栋而言,不仅面临身体机能的残酷考验,还得与年轻十几岁的选手一争高下,那时又处于疫情期间,董栋终于在某次封闭训练时崩溃了,长久积压的疲劳让他的情绪瞬间爆发,“我坐在地上开始痛哭……”把一切看在眼里的蔡光亮,单独把董栋叫到房间聊天,心疼爱徒的老教练提出“要不然咱俩急流勇退、现在就回山西?”董栋明白,老教练的话里有两层用意,一是真的陪伴自己离开,二是试探他的参赛决心是否坚定。缓解之后,董栋表达了自己的不甘:“还没比,我不回,哪怕最后失败,我也要拼一下!”十分了解董栋的蔡教练没再多言,他只说了一句话:“我们继续一起往下走。”

老将胡译乘23岁才进国家队、收获世界冠军头衔,相比同岁的朱雪莹,胡译乘属于“大器晚成”。她在蔡光亮打造的山西蹦床队里,看到最多的是“女孩们的坚持”,来到国家队后,她依旧给自己不再年轻的职业生涯不断加码,前辈董栋的坚持她看在眼里,作为后来者她也不轻易言败。杭州亚运会是她的亚运首秀,她在老教练蔡光亮的陪伴下摘得银牌。

蔡光亮带出的运动员身上,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——坚定的信念,坚持的决心,坚韧的品质。蔡光亮的执教哲学深入人心:“顺境时看到不足,逆境时相信自己。”这不仅是他对自己的要求,也是他对运动员的教诲。他教导运动员们不仅要有技术和力量,更要有决心和坚韧的品质。这份力量,是他在严格训练和亲如友的相处中,慢慢滋养与影响。

在蔡光亮的指导下,不仅是蹦床跳得更高,更是每一位运动员心中的梦想飞得更远。